中洲站在台鐵的沙崙計畫中,規劃為沙崙支線的起點,而原本三等站的規模,即將升等為二等站,但不希望對號車全面增停XD,現在方正的舊站房即將在年底遷至嶄新的新站房(台鐵文化沒多久就舊了.....),而沙崙支線月台都規劃為4車廂停靠,聽說要給單組的EMU600跑,縱貫線的月台為13車吧,月台雨棚感覺跟新左營很像,但還未完工台鐵文化顯露無遺.....唉.
中洲站新站房為斜屋頂的設計,希望防漏能好點,可別外面下大雨,裡面下小雨.....
新站房的出入口應該在這.看來設計蠻通風的,應該不用長開冷氣,而南科站的冷氣應該用不到XD.
在拍攝車站的同時,中洲站正改點中,好準備714改點.
親眼見證中洲站興衰的老芒果樹,即將目睹舊站房的拆除跟新線上路
中洲站的售票處蠻簡單的,1座人工2台自動售票機.
中洲站的出入口閘門應該是少數的設計,大部分是白鐵全包覆式的,而中洲站的是柵欄式.
在拍攝時,站外來了外形怪異的拼裝灑水車.
中洲站的候車席也是早期的樣式,有著民國60年左右的風格
在與站員開講的同時,像我介紹了車站內的設施,做特別的一塊指標就是這塊,站內坡度是千分之1.6,當列車同靠時必須使用軔機(煞車),而站員也講解了早期柴電或蒸機的動力不足,出站時卡在正線上的往事,而沙崙支線月台的坡度為千分之3.5,這已經是規章中的極限,超過千分之3.5不得停車,出了月台便是千分之35的陡坡上橋
這些東西是??
從第1月台上拍攝新站房與天橋.
舊站房.
站房與月台間聯繫的跨越橋是臨時撘的,誇越時會輕微下陷,整個很刺激XD.
站房與月台間有兩股道,不知未來豐盟麵粉廠側線會不會繼續營運.
月台上的配電箱,完工後應該會拆除.
月台上有點間隙,可能是新舊月台的寬度落差吧.
可能是下方埋有管線,便以磚塊封閉之,但這樣並不美觀.
相較之下,第二月台包覆的好多了.
第二月台仍然有部分未完工,有時候8節編組的車廂最後幾個門會懸空....
月台上的照明燈,看來跟斗六站的很像,只不過別像斗六的不夠力....
台鐵流的工程...架線柱不拆直接敲掉當月台的一部分了.
通網天橋上的樓梯,並不會設置電扶梯,不過有電梯就是了.
以後通往新站房就由此往前走,不過電梯蠻妨礙動線的.
由此看的出來,通往地3月台得拐彎一下才不至於撞上電梯,不過走殘障坡道就不會哩,但這天橋......永久性的建築卻向是臨時建的鐵皮屋,工程收尾也不踏實,完工的部份就得有完工的樣子阿.
監獄式的防護網,這真的很難看,屏東站電梯天橋的玻璃百葉窗式的窗戶海比較簡潔
不重視工程的後果...已經有地方生鏽了沒上漆,跟臨時搭建的沒兩樣.
通往月台的樓梯,說實在的台鐵文化顯露無遺.
仍再施工中的第二月台.
由圍欄缺口拍攝的西副主線,最左方是沙崙支線,出了站便是高架橋了.
通往第三月台的天橋形狀有點詭異,畢竟是要閃避電車線,為何不整條天橋同一高度,頂多是一二月台的樓梯加長,但動線就是怪,通往第三月台要閃電梯又要爬樓梯....
第三月台大約只有4節車廂的長度,剛好一組EMU500或EMU600的長度,聽說是要給EMU600去跑的.